像青稞一样扎根西藏高原
做一名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干部,是西藏特殊民族地区工作的需要,也是杨云龙追梦边塞的使命。
2018年8月,为响应国家号召,他自愿放弃内地就业资格,远赴西藏阿里参加工作。
读着进藏先遣连和孔繁森在阿里的故事,他主动申请到阿里地区条件最艰苦的东三县——改则县工作。在这里,13.5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,不足3万人口,平均4500米的海拔和不足内地60%的含氧量,是世界屋脊的所在,也是生命的禁区。然而,高寒低压的气候环境并没有击退他,他要像青稞一样扎根藏地、灌溉青春、追求理想。
安道乐学、顺理笃行一直是他工作的锦囊。5年来,他始终立足岗位职能职责,抓实工作主责主业,在1670多个基层岁月里,坚持与海拔比境界、与草原比辽阔、与风沙比坚韧、与雪山比纯洁;坚持与身边党员干部一道奋战在党旗之下,耕耘在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大事之中,迎来全县脱贫摘帽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……每一个难忘的日子都凝结了坚守基层艰苦奋斗的心血,饱含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。
担当作为 争做事业标兵
2018年10月,组织上分配他在进藏先遣连入阿第一站——先遣乡工作,后根据其写作特长和创作经验安排至县委办跟班学习。期间,陪同下乡调研59次,遍访全县六乡一镇49个村(居),收集掌握牧区组织建设、群众生产等一手资料16万字,为今后开展业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21年,县委全面实施“十百千”年轻干部培养计划,将其轮岗至县委组织部抽调工作,主要负责“三更”专题教育和“六型党组织”、党建品牌创建等工作,进一步提高其服务决策、服务落实、服务发展的水平。
在负责县委“三更”专题教育具体工作中,他始终聚焦服务推进全县56名四级调研员以上领导干部和47个机关党支部深入开展政治标准要更高、党性要求要更严、组织纪律性要更强的专题教育,积极对接上下、协调左右,我们采用七式工作法,包括建档立卡式学习、自主点餐式研讨、注入活水式培训、见微知著式讲党课、比学赶超式竞赛、传播好声音式演讲和融会贯通式应用,打造了“三更”专题教育改则样本。
通过主动作为,有效组织解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稳定就业、子女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水电供应等实事要事390余件,在全县首次开展“微型党课”等活动,签订党员不信仰宗教承诺书3366份,进一步引领基层党员干部加深党性修养、提高政治素质、增强业务能力。
建言献策 当好参谋助手
他坚持利用结对认亲、下乡走访的机会,主动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声音汇聚群众智慧,征集社情民意为县委主要领导决策提供有益参考,并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增进干群距离、增强凝聚力。工作以来,他通过蹲点调研、重点工作自查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,已起草调研报告、实施方案、工作信息等文字材料52万字,积极发挥了一名汉族干部在边疆民族地区应有的作用。
在推进“六型”党组织建设工作中,改则县建成阿里地区首个城市商圈党建体系、党建文化示范长廊,多次获得地委组织工作会议提名表彰。
为了在各村(居)“两委”班子中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,他一方面努力学习藏语,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县委党史研究与藏语文编译中心和驻村工作队,对牧民群众日常用语、口语交流、惠民政策等常用词汇进行编译。通过这种方式,他尝试在生产生活中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、发展区域品牌经济工作上,受县文旅局邀请,他深度参与“森郭”服饰品牌文化建设,通过深入麻米乡调研部落历史、民族习俗、生活现状等情况,他据此创作出长诗《森郭,羌塘秘密》,先后被地委、行署官方网站收录在地方历史文化栏目,进一步用文艺形式填补了当地品牌文化空白。
阳光书写 砥砺文艺先锋
5年前远赴边疆之时,他就把书写新时代的边塞诗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,用热血的诗歌传承弘扬“缺氧不缺精神、艰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境界更高”的工作理念。
在县委羌塘腹地·红色改则党建品牌创建成效提升推广工作中,组织上考虑到他曾参与过贵州省委政研室、省住建厅等部门组织的“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”大型创作活动,专门安排他负责组织实施打造党建品牌主题文化展厅、汇编《羌塘红——羌塘腹地·红色改则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纪实》书籍、创作“羌塘腹地·红色改则”“藏西先锋·红色阿里”党建品牌系列诗歌,通过安排“专业人做专业事”,他和团队有效提高了当地红色文艺作品创作力,补齐了党建+红色文化旅游内涵建设,推动县委党建品牌工作走在全地区前列,实现“党建之笔”擘画基层治理向集约发展。
2021年,他独立创作的原创作品《阿里诗笔》,被列为地委宣传部当年重点文艺工程,并获得西藏自治区文艺创作扶持,至此,他已累计为当地政府节约文艺活动经费58万元,实现了提高工作质量与节约经费开支齐头并进的目标。
2023年2月,他把5年在藏生活,以诗歌形式辑录成《听雪眠》,用他纯粹的青春向5年边疆基层工作致敬,向未来每一个饮风啮雪的日子致意。
在边塞,他用诗歌温暖了苦寒的词意。在基层,他像青稞一样扎根西藏高原。